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坚决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就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加成色,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七大标志性战役,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们感觉蓝天白云更多了,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的美好生活景象又回来了。在环境日到来之际,让我们截取几个画面,展示治污攻坚的成果。
——题记
聚焦京津冀、汾渭平原 把蔚蓝还给天空
中国环境报记者刘秀凤
“看,西山!”最近,北京东二环附近的市民惊喜地发现,20多公里外的西山清晰可见,起伏的山体与蓝天白云相映成画。随着空气质量的改善,在朋友圈晒蓝天的人越来越多,每一张照片都传递出百姓的幸福和喜悦,也是对蓝天保卫战成绩的肯定。
生活在京津冀地区的人,对雾霾有着切肤之痛。超出环境容量50%以上的高强度排放,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只有下大力气,出台硬措施,才能扭转局面。
在日前举行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为河北点赞:“现在我们心目中,河北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是优等生,走在全国前列。”他认为,这是河北多年来持续治本、治标措施的效果体现。
从2013年到2019年,河北淘汰和化解了钢铁过剩产能近1亿吨。同时,大力推进平板玻璃、水泥、陶瓷和工业窑炉治理,通过大刀阔斧地产业结构调整,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全国每生产7张人造板,就有一张来自河北文安,这里顶峰时期有人造板生产企业2000多家。但长期以来的低端重复建设、简单粗放式发展,使得环境污染、行业无序竞争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从2017年开始,文安采取取缔燃煤锅炉、清理“散乱污”企业等措施,淘汰落后和不达标企业1600余家。企业数量减少了,但规模不断壮大,效益不断提高,因为这不仅是环保升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也同步提高,真正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汾渭平原也在努力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这场硬仗。刚刚过去的这个秋冬季,山西省第一次实现环境空气质量六项指标全面改善,第一次在采暖季实现月度无重污染天气。这得益于山西省“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五管齐下,同时也离不开“一市一策”的精准发力,山西根据各地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任务、目标差距及产业、能源、运输结构等实际情况,找准问题根源,靶向治疗。
通过在汾渭平原11个城市开展“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有力提升了各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为各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作为驻西安工作组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曹军骥说,“一市一策”团队每天都要做日报分析,每周要做周报分析,每月还要做月报分析。遇到重污染过境,要在3天内完成各类污染源成因分析报告。最终,这些报告会提交给省、市、县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帮助他们在治理雾霾时科学决策。
除了区域作战,在重点行业实施重要措施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必要之举。比如,“公转铁”就是破解交通运输带来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举措。2019年,全国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7.2%。客运看高铁,货运看重载。2019年9月28日,浩吉铁路正式开通,这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浩勒报吉南站,终到江西省吉安市境内吉安站,全长1813.544千米,2020年计划完成运量6000万吨,长期规划设计输送能力为每年两亿吨。作为国家“北煤南运”新的战略通道,过去需要一个多月才能运到的煤炭,通过浩吉铁路,最快一天之内可以到达。
打赢蓝天保卫战,还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要安排部署,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重污染天气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在全国平均PM2.5气象条件比2018年偏差5.7%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处在决胜之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对任务的艰巨和形势的严峻保持清醒认识。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深入,末端治理空间和减排潜力越来越小,未来工作重心将逐渐转向结构优化调整,但具体到每一个项目,都是“难啃的骨头”。
当下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还是在低水平上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离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离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继续奋斗,继续攻坚克难。
聚焦珠三角把清澈还给河溪
胡文婷
潺潺清水流过,翠绿荷叶摇曳身姿,淡紫色九品香水莲轻卧池水中央,这是广东省深圳市茅洲河燕罗湿地公园独有的美丽风景。时逢五一假期,罗先生带着家人来到茅洲河流域的燕罗湿地公园游玩。罗先生向记者表示,朋友们向他推荐此地时,他还充满怀疑:印象中茅洲河以“臭水沟”闻名,怎么还能去游玩?但如今呈现在他面前的美丽景观,让他由衷赞美。
159处黑臭水体和1467处小微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黑臭;五大河流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标……2019年,深圳成功入选“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一年前,广州也获此殊荣。广深两座特大城市人口、产业密集,曾经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粗放发展,河流遭受严重污染。如今两座城市相继突围成为“全国示范”,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茅洲河是深圳的母亲河之一,下游11.7公里为深圳、东莞两市界河。伴随着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茅洲河成为全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为啃下水污染防治中这块“硬骨头”,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亲自挂点督办茅洲河治理,4次赴现场督导推进,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多次批示和调研推动工作。在茅洲河黑臭的河水岸边,经常能看到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的身影:不打招呼就暗访、亲自协调解决难题……有一次,一下飞机就直奔茅洲河,跟河边的居民唠家常,听他们讲茅洲河水质由好变糟,再逐渐变好的历程。
缺少系统和整体谋划是茅洲河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经过长期摸索,深莞两市逐渐形成合力,建立了茅洲河治理的长效机制。深莞两市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解决茅洲河界河段清淤、河涌整治等重点问题。
如今联防联控已成为广东治水特色,各地相继携手推进流域共治:广州、佛山、清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会商协调跨界河治理;汕头14位党政领导包干练江15条主要支流治理,每月驻点现场办公……
除了高位推动,大兵团作战也是广东治水的重要举措。进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收官之年,机器轰鸣、车臂伸缩构成的施工场景成为茅洲河流域的常态。茅洲河治理长期存在干支流不同步、分段治理、碎片化施工的弊端。为打破瓶颈,深圳开创性地引入了EPC模式,即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地方+大国企”的大兵团作战、全流域治理模式。高峰期一线施工人员超2.3万,作业面逾2300个,最高单日铺设管道4.2公里、单周24.1公里。
经过探索,广东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了EPC模式,打破以往条块分割、零敲碎打的做法,统筹考虑“厂、网、河”以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等涉水全要素,将流域所有治水项目统筹打包交由大型央企实施。目前广东番禺、佛山已相继推行EPC治水模式,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实施大兵团项目的区域,水环境质量越来越稳定,河涌返黑返臭越来越少。
由广东省政府协调省属国企发起的“大兵团作战”,使广东省环境基础设施滞后的流域踏上了治理快车道。
“水污染问题表现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按照治水专家的结论,广东省实施多项举措实现源头治理,各流域内截污控源日趋精细。
比如,广东省着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深入城乡“最后一公里”。2019年全省城市(县城)新增20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超过130万吨/日,新增城镇污水管网超过7000公里;新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227座,处理能力110.24万吨/日。
同时,广东的治水思路也从注重末端治理向源头截污转变。在练江流域的环保园区,印染企业纷纷入驻,集中治污;在基层社区,雨污分流逐渐推行;在偏远农村,人工湿地成为亮丽风景,污水在此收集净化。
治水之路,久久为功。2019年,全省9个劣Ⅴ类国考断面中,已有4个消除劣Ⅴ类,71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77.5%。今年,广东必将以更大决心、更强信心、更有力举措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聚焦长三角把芬芳还给土地
中国环境报记者朱智翔 晏利扬 通讯员 谷尚辉
走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海游港两岸,微风拂面,风景如画。此情此景下,很难想像,这里过去是医化企业的聚集地。粗放的生产方式曾在此种下“毒”果,让这片土地因污染而留下“伤疤”。
“受伤”的土地约41亩,作为浙江2019年治理修复的15个重点污染地块之一,这是台州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实践中又一成功案例。作为全国7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之一,台州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打好“防控治”三位一体组合拳,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成效明显,成为了浙江乃至全国的示范标杆。
摸清底数切断污染途径
台州路桥区峰江街道曾是全国最大的废旧金属再生产业基地。经过几年的生态修复,如今行走在亭屿村花卉路上,满眼尽是葱茏的花木。
“已经很难回想当年的环境了。”路桥区峰江街道亭屿村村民李大伯回忆到,以前亭屿村几乎家家都从事金属拆解行业,房前屋后堆满垃圾,空气中常年充斥着废旧金属特有的臭味。
当时,这样的场景不只在路桥,在整个台州也较为普遍,在带来严重环境风险的同时,也禁锢着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整治固废拆解业已势在必行。早在2009年,台州市委、市政府就出台实施《台州市固废拆解业整治暨土壤污染修复控制实施方案》,首次尝试对受污染农田进行修复。从那时起,不断出台的治土政策给这些被污染的土地重新带来了生机。
如今,以先行先试的台州为样板,浙江各地已围绕源头预防、准入、项目实施、执法等环节,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了组织协调、预警通报、督查考核和联络员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环保牵头、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体系。
为根治土壤污染,台州从源头入手,力求摸清污染底数,切断污染途径。走进台州市浙江之恩环保产业园,工艺全自动、设施全封闭、设备全架空、废水全分流成了这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干净、卫生、高效,电镀产业“脏乱差”的景象荡然无存。
“以前电镀行业对环境影响大,必须要转型升级。”台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昌笋说,要以电镀工业园建设为重点,合理规划工业园建设,进行集中发展、集中治污,实现产业优化聚焦、层次提升和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目前,类似的专业化园区管理模式,已从台州电镀产业向熔炼、铸造等涉重金属行业全面铺开。
专业化园区管理,只是台州从“源头”入手,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的举措之一。此外,台州还持续推进关停并转、产业集聚等举措,打出“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链条”的组合拳。不只在台州,在浙江全省,行业整治都是治土的控“源”之策。2019年,浙江共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1300多家,整治“低散乱”问题企业近两万家,重金属减排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大面积切断了工业污染进入土壤的途径。
分类管控综合治理
高楼大厦间,绿树红花尽显生机;公路街道旁,城市景观美不胜收……看着眼前的台州玉环市新城吾悦广场,很难想像它的前身是污染重地——三合潭工业区。
20世纪90年代,数十家汽摩配件、电镀等企业在此落地生根。由于欠缺系统规划,大多数企业粗放式发展,加上电镀企业不规范操作造成的持续污染,这处地块的重金属含量已经超标。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很大、成本高,为了将地块重新建设利用,通过调查研究,最终确定采用“异味稳定化”工艺对土壤进行修复。
随着土壤修复的实施,三合潭工业区块整体搬迁改造,一个新兴的商业中心——吾悦广场也随之拔地而起。
“实际上,每块土地的土壤污染情况不同,修复方案和修复目标也就会有所差异。”陈昌笋介绍说。
在工业用地污染防治方面,重点推进实施全市医化、电镀、拆解等重点行业工业企业退役场地治理修复工程。在农用土地污染防治方面,针对不同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提出不同的技术路线,开展田间试验。此外,台州还通过全面划定环境功能区划、严格污染地块开发利用准入等,进一步对不同污染地块实施精准防治。
台州分类防治土壤污染只是浙江治土工作的缩影。2017年以来,浙江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分类综合治理,累计完成60余个修复工程,治理污染土壤和地下水130多万立方米,为城市建设提供“净地”超过100万平方米。
“对于治土工作,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起步较早、先行先试,特别是2016年国家‘土十条’出台后,浙江随即制定了工作方案,召开多次全省会议,拿出了治水治气的决心打响治土攻坚战。”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方敏说,下一步,浙江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壤污染管理台账,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深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全面落实“土十条”,统筹加强土壤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高水平打赢净土保卫战。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20-06-05
咨询电话
029-83596059
|
手机访问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