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技术进步已成我国碳减排主要驱动因素

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议题。

  从开始的参与者到后来的贡献者,后《巴黎协定》时代的中国,正在成为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引导者。

  如何引导?底气之一来自科技。

  426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举办第八期气候沙龙。中心副主任汪航介绍,气候沙龙每期选取不同关键话题,将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营造宽松、开放、进取的氛围,搭建科技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和科研工作者讨论气候变化问题的交流平台。

  本期的关键词,是科技支撑

  如今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第一碳排放大国。

  中国已承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

  数据显示,技术进步是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2006—2015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技术、能源转换效率提高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分别实现减排约 13.45亿吨、2.44亿吨和8.5亿吨。2017年年底,我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46%21世纪中心全球环境处张贤博士介绍,其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达到了约60%

  那么,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投入如何?沙龙中,专家展示了一组历史数据。

  在气候变化领域,十五期间,我国科技投入约为25亿元, “十一五期间,136亿元;十二五期间,这一数字增长到约150亿元;十三五期间,投入还有望再创新高。不过,仅2014年,美国在该领域的科研投入就达到了617.4亿元人民币,欧盟在2014年到2020年的年均科技投入预计超过890亿元人民币。

  产出如何?

  如果单看论文这一指标,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科研论文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2007年到2017年,全球11%的气候变化领域科研论文来自中国。

  论文的背后,是一支正在壮大的研究团队。2017年度气候变化领域发表高水平文章的中国作者达12000余人,是2007年的7.5倍。尽管如此,我国气候变化领域论文作者数,还不到美国的二分之一,不足欧盟的三分之一。

  “应对气候变化,要走出一条科技创新的新路。” 科技部社发司副巡视员孙成永多年来一直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他在沙龙上指出,从数据来看,我国在气候变化上的科技投入虽有增长,但还远远不够。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虽然已经有并跑甚至领跑的技术,但很多技术在国际上还处在跟跑阶段。科技支撑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仍大有可为。孙成永表示,今后应当技术研发和基础研究并重”“政策分析与典型示范并举,提出科技应对气候变化的系统解决方案。

  如何将科技这一宏大命题,落地为切实可行的应对气候变化举措?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与会人员也特别提到了推动建设绿色技术银行的作用,强调要汇聚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先进技术,服务绿色技术转移转化,支撑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中心主任黄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气候沙龙是气候变化战略政策研究的补充形式,通过聚焦主题、自由讨论、启发思路、碰撞火花,加强研究和分析能力,更好地支撑科技部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

作者:张盖伦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8-05-02

陕西环境权交易所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锦业路西段125号半导体产业园203办公楼七层
电话:029-83596059 029-68295279(工作日9:00~17:00)
邮编:710077
网址:http://www.sxerex.com
查看地图
咨询电话 029-83596059
手机访问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陕西环境权交易所有限公司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西安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