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科技创新对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驱动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绿色科技创新取得了重要进展。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化绿色科技创新。
我国绿色科技发展的现状和成就
我国绿色科技发展在多个领域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支撑资源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绿色能源技术领域,以燃煤发电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先进燃煤发电技术和现代煤化工技术为代表的煤炭清洁高效转化与利用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深水油气、致密气、页岩气、致密油、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核能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掌握了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大部分核心关键技术;风电、光伏发电等一批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产业发展迅速,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已经超过化石能源新增装机。在绿色资源技术领域,已经形成了“领跑”“并跑”“跟跑”并存、比例相当的基本格局,建成了充填开采、无尾矿库、无废石场的近零排放示范矿山,复杂低品位多金属资源选冶技术取得进步。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重金属固废安全处置等一批关键技术突破,带动了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的发展。
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当前,我国环境工程技术正在向多领域、多学科、多行业交叉融合发展,逐渐具备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治理技术与装备。电除尘、脱硫脱硝、污水处理等工艺技术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电力、钢铁、有色、化工等污染源控制与过程、末端治理一体化集成技术取得一定突破。重点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城镇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整装成套技术,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与水体生态修复成套技术等取得重要进展。场地土壤污染形成机制,监控预警、风险管控、治理修复、安全利用等技术研发取得突破。畜禽粪污全收集还田利用、粪污专业化能源利用、固体粪便堆肥利用等技术取得积极进展。
支撑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开展了生态监测预警、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退化草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保障等技术研发,揭示了区域生态格局与功能演变机理及驱动机制,掌握了珍稀濒危动物及极小种群植物物种保护、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与管理、区域生态安全评估与预警等关键技术。建立了海洋天气、气候系统有关领域的观测、业务和科研体系,发展了中国自己的全球和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并投入业务试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多级气候灾害预警、防御和服务技术系统。
我国绿色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短板
尽管我国绿色科技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有待加强。生态环境基础研究薄弱,环境基准、环境生物学、毒理健康、生态效应等基础领域还需要系统深入研究。生态环境治理的原创性技术较少,核心技术创新不足,缺乏应对新产业变革并引领技术发展潮流的能力。很多核心关键技术、设备、材料仍然依靠国外引进,清洁生产和绿色技术发展滞后。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还存在“卡脖子”问题。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需要提升,非常规油气开发仍存在关键技术制约,核电技术需要更加安全高效,可再生能源领域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不足。燃煤发电超低排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燃料电池和大规模储能等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亟待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较低,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利用率平均仅为约30%和35%,尾矿利用率不到10%,金属废弃物利用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1/2。在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我国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仍处在初级阶段,源头减排清洁生产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尾气净化、特殊污染物处理等技术起步较晚,关键技术及设备水平较低。
绿色科技创新的保障能力不足。要使绿色科技真正发挥引领和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需要绿色科技与工程技术的群体性、系统性突破,构建较为完善的体制、政策、投入等创新体系予以支撑。无论是集成创新还是群体性突破,这种长期性任务都意味着大量科研经费与高层次人才的投入。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绿色科技投入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关于深化绿色科技创新的建议
面向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紧迫要求,必须牢牢把握创新驱动的核心,充分发挥绿色科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引领和驱动作用,以建设国际一流的绿色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瞄准技术发展制高点,组织开展国家重大绿色科技攻关,强化低碳发展、资源节约、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关键领域技术攻关,加强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与绿色科技创新的融合,着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提升绿色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强绿色科技领域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预测与清单制订。面向国际绿色科技前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加快建成现代化的绿色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生态环境问题前瞻性研究和基础理论创新,强化低碳零碳、资源循环、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数字环境、智慧决策等领域前沿技术预测与攻关。实施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重大科技专项,开展PM2.5与臭氧污染成因及协同控制、湖泊富营养化机理、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技术和路径等专项研究。强化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污染成因、多污染物复合效应等基础研究,开展新污染物风险评估与治理管控技术研究。开展气候与生态系统观测融合分析,研究气候变暖成因、趋势和规律,开展气候变暖与生态系统、环境污染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定期编制绿色科技领域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清单。
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绿色工程技术上取得突破。着力研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等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重点突破锂硫、锂空气等新型高比能量电池技术,研发大容量高温高能量密度储热储冷技术装备。大力发展二氧化碳减排、捕集和封存技术。开展工业领域清洁生产、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突破有机化学品生产过程中无毒原料与绿色催化剂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湿法冶金、贵金属提取等强腐蚀条件下的膜过滤技术。健全多污染物、跨区域流域复合协同污染防控技术体系。开发重污染行业难降解有毒有机物过程减排技术、基于能源自给的污水及污泥处理等技术。研发多种污染物(颗粒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协同控制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开发适用性广、低成本、安全的耕地土壤原位生物修复—物化稳定技术。研发先进的生态环境智慧感知、预警、应急和智慧管理工程技术。
加大绿色科技创新的资金、产业、平台和政策保障力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创建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融资平台,加大绿色科技创新投入,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绿色科技创新。实施绿色科技产业链创新工程,创新“互联网+”绿色产业模式,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加强绿色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创建一批绿色科技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推进绿色科技创新智库、绿色科技应用示范基地、绿色科技产业园等建设。积极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充分利用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加强绿色工程技术评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绿色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建立绿色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激励型政策,加强绿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各部门、各机构的绿色科技管理协同创新,形成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考核机制。
咨询电话
029-83596059
|
手机访问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