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1-09-15
“十四运和残特奥会”序幕已经拉开,为确保办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铜川市高度重视赛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将赛事环境质量保障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夯实责任分工,以“一提三抓五强化”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攻坚赛事环境质量保障。
一、提站位,增强环境质量保障的政治责任感
作为赛事承办的地市之一,市委、市政府站位“国之大者”,主要领导多次一线调研、分管领导专题会议研究、各级各部门积极联动,全力以赴做好赛事保障工作,结合铜川实际制定保障工作方案,成立“十四运”和残特奥会铜川市环境质量保障领导小组,印发《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总体方案》《水环境治理重点管控方案》《生态环境监测方案》《生态环境质量重点管控方案》以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统筹推进铜川大气、水环境质量等保障工作。
二、抓部署,全力推动各项管控措施落地落实
一是抓协调。按照市执委会统一安排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安保、环境质量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测试赛、志愿服务、圣火传递等重点工作,将环境质量保障工作贯穿整体工作的各个环节,调动各方力量,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增强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针对环境质量保障中的重点难点,从严监管、从严查处,推进各项保障措施落实落地。二是抓落实。对任务分工、责任要求、措施落实等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切实摸清情况,严肃开展自查自纠,建立清单台账,逐条对照落实,强化最后一公里管理。三是抓应急。加强预测预报,充分发挥“一市一策”专家团队作用,高质量研判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科学化解污染风险。完善应急能力建设和应对措施,开展污染天气应急演练,及早查漏补缺,确保各项管控措施、应急措施落实到位。
三、盯重点,“五个强化”着力提升环境质量
一是强化空气质量监测。在铜川市涉赛体育馆西南侧建设空气监测站,实时掌握场馆周边空气质量情况。组织监测工作人员及专家团队针对铜川市体育馆场馆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组分及甲醛浓度进行检测,依据检测结果提出整改建议。完成赛事核心区范围内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监督性监测42家。
二是强化涉气重点污染源管控。深化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将全市163家工业源纳入管控清单并监督落实,督导6家水泥企业绩效升级,实施涉气企业环保设施提标改造60家,确保“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加强油品储运销、汽修和餐饮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全面推进VOCs污染整治;开展走航监测,科学管控臭氧污染;组织开展散煤治理“回头看”,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行立改;加快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完成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任务,对全市6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检查55家次,确保数据结果真实有效;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编码非道路移动机械1556辆;加强对加油站油气回收设备使用情况监管,对存在销售和使用劣质油品的企业停业整顿, 依法取缔“黑加油站点”;严格工地扬尘监管,开展建筑扬尘督查300余次,下发整改通知书10份,监督工地落实“六个100%”抑尘措施;加大国道及城市道路清扫洒水抑尘力度和频次,查处车容不洁、超载抛撒车辆2242台次,违反禁限行违法行为5850起;加强物料堆场扬尘监管,严禁露天装卸作业和物料干法作业;对核心区域、重点区域进行执法检查,检查餐饮门店470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82份。
三是强化水环境质量巡查监测监管。持续开展水源上游企业、农村等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从严查处污染水源违法行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以沮河、漆水河等河流为重点,持续做好河道环境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对全市监测人员、设备、响应机制进行全面梳理排查,保障“十四运和残特奥会”期间环境监测力量反应迅速、应对有效,同时加密水质监测频次,及时掌握水质变化,定期通报、公示各区县水质达标及排名情况;严格实施河流上下游水污染补偿机制,倒逼区县政府落实属地责任。截止目前,岔口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全市4个(含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四是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开展全市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大排查,对8个领域的隐患和10个风险点进行大起底、大整治,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53个,已完成问题整改37个。召开“全市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排查和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及十四运生态环境保障工作推进会”,梳理出重点问题29个并建立问题清单,逐一整治,并举一反三解决同类问题。对照市政府制定的《铜川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9月13日成功举办了放射源丢失突发环境事件IV级响应应急演练。
五是强化执法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275人次,检查企业2226家次、污染防治设施1987台套,行政处罚立案120件,罚款1255万元,实施查封扣押13件,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1件,约谈企业59家次。
咨询电话
029-83596059
|
手机访问
微信公众号
|